石雕大象是一種雕刻工藝品,但是同時也是一種商品,既然有標價,那就會有價格高低之分,而品質方面的好壞就要另說了。眾所周知,福建惠安石雕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發展,除了依靠一代代傳承的雕刻技藝和工匠精神以外,還依賴于本地先天性的自然資源條件。在福建有近百種花崗巖石料,不同的石料顏色和外觀表現都會有所不同,根據國人的喜好將這些不同的石料進行了價格的劃分。外觀顏色統一、結構穩定的材質價格更加昂貴,所以選擇何種石料對于制作一對石雕大象的成本來說占有不低的比例。
一對2米高的大象雕刻品與1米高的大象雕刻品,其用料成本之差顯而易見。以一對1.8米高的大象雕刻品,昂貴的價格可以高大數十萬,卻也可以低至一兩萬。
作為手工雕刻工藝品,人工工資是一對石雕大象制作成本的絕大占比。一對款式相對復雜、做工好的石雕大象往往可以是材料成本的3-5倍之多。當然,隨著大師經濟的發展,有些名人雕刻品、品牌商品則似乎被賦予了更高層次的價值,價格就不能按照簡單市場供需、制作成本來確定了。
供給和需求是決定銷售價格的主要因素,決定了供應方的銷售利潤。供給少,需求多,價格就會隨之上漲,反之則下降。如果可以尋求到一個優質的合作方,支付相對較高的購買成本來贏得更優質的商品、更貼心的服務,消費者也都是愿意的。有些廠家管理混亂,損耗嚴重,制作成本就高,在保證基本利潤的前提下,銷售價格就會提上去。
不管是哪種款式大象只要整體把握都非常到位、選用材質恰到好處,有效減少找料、切料的成本,提供的便是性價比高的石雕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