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風俗的萌起和發展,使石雕香爐成為枝繁葉茂的形制體系。在秦漢以前,基本都是使用未經焚燒的香料來進行香熏活動,以佩戴、煮食、熬制、釀酒為主,并無香爐之說,頂多稱之為“爐”,而非“香爐”。到西漢開始,由于絲綢之路的開通,外來香料的引入,香具也開始隨之發展。大部分外來香料都需要通過焚燒來達到熏香的目的。而在唐宋之前,香料屬于昂貴的物品,因此,漢代及魏晉時期的石雕香爐形制極盡華貴,形制單一。而到了唐宋時期,香料的使用漸漸開始普及,平民百姓也可使用外來香料,唐、宋時期是香文化發展的鼎盛與繁榮時期,這一時期的石雕香爐或改良或創造,將石雕香爐設計推向了精細化、系統化的歷史階段,以后朝代在形制上再無突破性創新。而中國古代香爐的主要材質和工藝,也在這一時期得以充分發揮。唐宋時期的石雕香爐裝飾又因不同等級的審美差異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面貌。
石雕香爐,古往今來都是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所以自古以來,老百姓都拜天地神明,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儀式中的一個主要項目,香爐就派上用場了。
青石石雕香爐在形狀上常見為方形或圓形,方形的香爐一般有四足;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后放置。而我們在寺院中多見于圓形的香爐,此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后,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佛教中的三寶,缺一不可。香爐種類繁多,不同形狀的香爐,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燒不同的香。天圓地方,這是古代人對宇宙看法,傳統風水學,亦套用了這一種看法。自古代以來,歷代帝皇向天祭祀時所用的爐,都是石雕制造。
福建惠安縣騰磊石材有限公司創辦于2002年,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發展,已成為一家集寺廟古建、城市廣場雕塑、別墅裝飾、佛像雕刻等室內外石雕藝術設計與制作的公司。 本公司以質量至上,服務至上為公司經營宗旨,立足市場、開拓進取、創新發展、以質取勝的經營方針,持續開發高品味、高附加值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