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墻鋼模板又稱為AB墻板模具,是一種用來生產防撞墻的鋼模具產品。防撞墻是我們在公路、高速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工程產品,他對公路、高速上行駛的車輛有著保護作用。
防撞墻是水泥制品,因為要在道路兩旁進行固定建造,所以只能通過現場現澆生產完成,這個過程只能通過使用防撞墻鋼模具來完成。防撞墻鋼模具是兩塊鋼板組成,一面是平行平滑,另一面則是下端厚上端薄形成一個類似“之”字的走勢。平行平滑的一面朝公路外,上下端不一的一面朝公路內。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車輛沖出車道時可以增加抗擊性。
防撞墻鋼模板的使用方法是將兩個鋼板固定在路面上,將混凝土水泥澆灌到模具中,同時使用振動棒振動,24小時凝固后就可以拆模。防撞墻鋼模具都是組裝式的,兩面可以打開,使用非常方便簡單。
防撞墻鋼模板的標準尺寸有:
長:1m、1.5m、2m、3m、4m
高:80cm、81cm、85cm、90cm、100cm、120cm
一套防撞墻鋼模具的重量在60KG-85KG之間。使用3mm鋼主板制作,5*5mm的肋筋緊固,一套模具的使用次數能達到500次以上,是非常良好的鋼模具產品。
防撞墻模板用于道路兩旁防撞墻的澆注施工,將混凝土澆注在防撞墻模板內進行塑形,混凝土凝固型后再取下目標。現有的防撞墻模板自身重量大,安排拆卸不方便,并且制作出的防撞墻模板結構單一,同時容易收到腐蝕生銹降低使用壽命,同時小號鋼材、增加使用成本。
混凝土護欄必須通過使用混凝土護欄鋼模板來進行水泥澆筑,混凝土護欄鋼模板安裝到位的與否決定了水泥防撞墻的質量,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防撞墻鋼模板的安裝方法。
1、安裝前準備
先我們需要將混凝土護欄鋼模板兩塊面板固定好,只有兩塊面板固定好才能保證水泥防撞墻的精度。我們需要使用半拉片筋進行固定安裝,半拉片筋可以使模板更加固定和穩定。兩塊混凝土護欄鋼模板調整固定好后我們需要固定防撞墻底座,使用拉筋和支撐固定模板,再澆筑底座混凝土,使拉筋固定埋藏在混凝土里面。
2、安裝上部模板
一般當底座混凝土澆筑完畢以后,預埋的鋼筋也就完成了固定,這時我們需要對對外露的鋼筋進行捆綁,之后就可以通過這些捆綁好的鋼筋安裝鋼模板。首先安裝外側的直面鋼模板,再用垂直鉛球調整鋼模板以此保證不會發生傾斜。按照垂直鉛球線把鋼模板校對好位置,再使用螺栓固定半拉片筋一頭固定好,另一頭鋼筋焊在外露鋼筋骨架上,并且與鋼模板垂直,使鋼模板與預埋鋼筋骨架間的距離不變。在這個面中,上下各安放一個半拉片筋,然后繼續安裝內折面鋼模板,我們的每塊鋼模板上中部位置都設有一個孔,在這個孔上焊接兩個擋塊,擋塊距離固定好,這個過程在安裝內折面板前穿入到孔中。另外安裝內鋼模板也要使用到半拉片筋并且調節好艱巨,這個間距也為30cm,并且拉筋桿垂直于鋼模板面,必須保證內折面板固定。同時也要使每塊鋼模板連接到一起才可以澆筑水泥,我們不僅使用鋼模板邊的孔洞連接還要使用到上方的橫木,使用橫木把每塊鋼模板在上方孔洞穿到一起以起到更加穩固的作用。
3、調整固定
混凝土護欄頂部寬度只有14cm,水泥現澆需要震動保證無氣泡,所以這么窄的寬度很容易發生振動棒磕碰到鋼模板,這時我們更加需要保證鋼模板的固定和穩定性。防撞墻頂部寬度的控制,我們采用螺栓桿固定并且用頂木保證,鋼模板頂邊每隔50cm就設有一對螺栓孔,用螺栓桿長和頂木調整頂面寬度。之后,用線繩檢查整個梁長范圍內的鋼模板,內側用拉線拉緊或用斜撐支柱,使得防撞墻頂面順直,方向準確。
防撞墻是公路建設上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防撞墻模具的質量決定著公路上行駛汽車的安全,如果防撞墻模具的質量較差那么出事故的汽車很有可能撞開水泥墻從車道飛出去,所以在公路防撞墻建設方面一定要把控好質量。
質量的提升不是美觀的提升,有的地方可能水泥防撞墻外觀大方美麗,但是實際上是偷工減料使用紅磚壘砌的,真正意義上的防撞墻需要通過使用鋼模板來固定并放入焊接好的鋼筋進行水泥澆筑而成的。下面我們來講解防撞墻施工質量保障的要點:
1、防撞墻模具外觀設計
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調整好路面的基礎,并設計好防撞墻的線性弧度,保證它的平衡性和一致性,這不僅可以達到外形美觀更可以保證它的質量一致。一條公路上的防撞墻制作應該用一個坐標系統,保證所有的墻體可以互相連接完好。
一般情況下,每隔30-35米就應該放置一個樣點,這樣保證水泥墻不會歪斜,在有彎道的地方應該5-10米放置一個樣點。
2、鋼筋筑箍
鋼筋是水泥防撞墻質量的重中之重,采用優質的鋼筋進行焊接,并放入到鋼模板當中進行預制,鋼筋的定位工作非常重要,應該提前做好鋼筋截面尺寸的控制和定位工作。
3、防撞墻模具定制
防撞墻模具的定做非常關鍵,模具的質量從一定意義上決定了水泥防撞墻的外觀質量,應該從同一家單位定制鋼模板。
防撞墻模具鋼板應該采用3mm厚度,外面加6*8勒筋緊箍,這樣的鋼模板既儉省材料降低成本又不會導致模板變形。而且厚度適中的鋼模板方便工人搬運、安裝、拆卸
防撞墻模具是由兩塊組成,前模板有一定的彎曲度,后模板是一塊直板,模板設計用螺絲調距并且可以從上方澆灌水泥。模板應有相對應的拉桿和卡座,方便模板固定不跑位,水泥澆灌應該平穩,上層的水泥要及時抹平。
防撞墻模具不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后的模板應該及時清洗,把模板內壁的殘渣用水清理干凈,這樣可方便下次繼續使用。
4、混凝土調制
混凝土應采用碎石子、粉煤灰和高質量的沙土水泥,配置比例應達到C30標準,調制好的混凝土應該及時進行澆筑,以此來保證水泥防撞墻的質量。
5、養護保養
成形后的水泥防撞墻再拆模以后應該及時進行澆水養護,放置水泥開裂,養護周期應該在一周以上。如果天氣較為干燥和炎熱應該保持全天候的灑水作業,保證水泥墻的濕潤性。
砼的澆筑與振搗密切相關,相輔相成。防撞墻的施工工藝強調澆筑與振搗同樣重要,長期以來,形成了重振輕澆的現象,澆筑無序或振搗無方都是砼產生不均勻性弊端的根源,應準確把握澆與振的時機,振搗時間長短,遍數應根據澆筑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早振,也不能遲振,不要欠振,也不要過振,以確保均勻密實,外表光潔。
1、分層分段。
砼的澆搗,應從一端開始,一段一段向另一端,呈傾斜層全斷面推進,每一段的長度 2~4m 為宜,每層澆筑的厚度不宜超過 30cm,在陰坡或倒角部位,分層厚度宜適當減小。
2、澆搗步驟。
砼的澆筑要按分層厚度連續地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切勿無規則的堆積,上層與下層應呈傾斜層次的澆露面,注意澆和振的銜接配合,不能早振。所謂“早振”就是本層澆筑的砼尚未到位或未布滿范圍,層次不清而過早振搗,早振宜導致:水泥漿被溢至低處或邊上,拌和物失去均勻性,再澆砼時,則較多的水泥漿上浮,緊靠側模面,形成色差,另外應注意不能過振,以防止云鱗狀色斑的產生。
3、振搗方法。
底層振搗先振搗內側倒坡陰角,把氣泡排向外側,然后振搗外側,氣泡沿外側直墻背溢出,然后再回到內側,進行二次振搗排氣,可以將振搗棒觸鋼筋架,借助振實。振搗腹層時,振搗棒應遠離模板 5cm,若振搗棒太靠近模板會在砼表面留下不均勻的砂漿或水泥漿層。頂層振搗,振棒主要在鋼筋骨架內振搗,按先外側后內側復振排氣,應注意不要棒碰鋼筋,因為腹層砼已趨穩定,若棒觸鋼筋,易使底層斜面鋼筋保護層上出現不均勻斑或沁水。在各層的振搗過程中,振搗棒的插入位置應離模板拼縫稍遠,以防振裂拼縫上密封膠帶造成漏漿。砼已無顯著沉落,不冒氣泡,呈平坦泛漿,則振搗適宜,對于底部或陰角部位,宜快插慢提,快速插入,上下抽動 3~4 次以助砼沉落穩定,每次提升按 2~3cm 控制,每提一次停頓2~3s,以利于排出氣泡。振搗棒的移動間距一般按振搗棒作用半徑的 1.5 倍控制,一般 25~30cm,防止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