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大全集商品描述
編輯推薦
《菜根譚大全集(超值金版)》:專講修身養性,處世待人的語錄體勸善書,仁者的恕語,智者的指歸,禪者的棒喝。
媒體推薦譚者,談也。性定菜根香。
——南懷瑾(引于古語)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宋·汪信民
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
——明·孔兼
作者:(明代)洪應明 編者:雅瑟
目錄修身篇
烈火煉真金,成事須用功
一念錯皆錯,萬善全方全
閑中消忙錯,靜時息非心
掃事境塵氛,忘心境芥蒂
不忍傷殘念,不為貪冒心
撥開世塵氛,消卻心鄙吝
掃去面上甲,滌除胸中塵
日欺人夜愧,少失志老悲
養性即立命,盡人自回天
得意處水月,拂意時火蓮
君子明心事,君子韜才華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正氣還天地,清名在乾坤
人人大慈悲,處處真趣味
無得罪昭昭,無得罪冥冥
苦心常悅心,得意生失意
真廉無廉名,大巧無巧術
天理路上寬,人欲路上窄
一起欲便覺,一覺便轉念
天命又如何,人定能勝天
天之機權神,人之智巧劑
看人后半截,晚節不可母
君子而詐善,無異惡小』
心??磮A滿,世界無缺隆
不變其操履,不露其鋒芒
真心感天地,精誠貫金正
心體如天體,流轉勿凝滯
暗室培節義,履冰操經緞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奶
德者事業基,心者修行栝
勤者敏德義,世人濟其貧
為鼠常留飯,憐蛾紗罩灼
定云止水中,有魚躍鳶]{
居卑知高危,處晦知明蘑
吉人多和氣,兇人多殺初
與人相觀洽,一方便法門
吾身小天地,天地大父母
去混心自清,去苦樂自存
心虛則性現,意凈則心清
節義濟和衷,功名承謙德
有意者反遠,無心者自近
念隨起隨滅,與太虛同體
好利害顯淺,好名害隱深
機動見殺機,念息見真機
心亂靜中亂,心靜亂中靜
欲重吾生苦,性真吾生樂
非粗無以精,非雅不免俗
善于操身心,收放吾自由
理寂則事寂,心空則境空
無心不必觀,物一何須齊
機息見風月,,厶遠無塵跡
富貴德中來,自舒徐繁衍
只以我轉物,不以物役我
去心中冰炭,隨地有春風
貧士肯濟人,鬧場能學道
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
喜奇無遠識,苦節須恒久
怒欲處轉念,邪魔變真君
一念犯鬼神,言行須謹慎
不為世法染,氣味迥然別
勸學篇
玄默寧真體,恬愉養圓機
心是一明珠,畏理障難除
功夫難處做,學問苦中得
事理自悟明,意興自得妙
修德要專心,讀書須深心
心地干凈時,可讀書學古
學須掃外物,直覓本來真
兢業之心思,瀟灑之趣味
磨煉成福久,參勘成知真
不昧坐中堂,化賊為家人
磨練如煉金,施為勿輕發
天機清澈者,觸物皆會心
以跡用不足,以神用為妙
涉世中出世,盡心內了心
知成之必敗,求成不必堅
未定絕塵囂,既堅混風塵
學道須努力,得道任天機
火煉陶鑄純,他日成令器
事物無定品,窮理識趣先
攻人毋太嚴,教人毋過高
逆境礪節行,順境銷膏骨
文以拙而進,道以拙而成
橫逆窮困境,鍛煉身心爐
寬之或自明,縱之或自化
節義與文章,以德性陶熔
道隨人接引,學隨事警惕
拂逆消怨尤,荒怠奮精神
執理病難醫,義理障難除
讀不落筌蹄,觀不泥跡象
時時檢點處,學問真消息
勿自昧所有,勿自夸所有
昨非不可留,今是不可執
百折不回心,萬變不窮用
操存涵養功,處一化齊妙
英敏以學攝,激昂以德融
初起剪人欲,乍明拓天理
文章只恰好,人品只本然
提醒昏散念,放下吃緊念
識乃照魔珠,力乃斬魔劍
意見害心賊,聰明障道屏
虛心居義理,實心拒物欲
性躁事無成,心和百福集
濃艷試淡泊,紛紜勘鎮定
智小不謀大,趣卑不談高
欲路毋染指,理路毋退步
勿憑意興為,勿從情識悟
口乃心之門,意乃心之足
身雖在事中,心要超事外
遇好書良友,享碗茗爐煙
日與圣賢語,時共造化氳
滌盡心渣滓,始見本真體
閑時身須忙,收攝心可放
名為招禍本,欲乃散志媒
完心上本來,得世間常道
塞物欲之路,弛塵俗之肩
千江一輪月,心珠宜獨朗
難滅情會欲,可平情寡欲
五更勘心體,飲食諳世味
靜夜觀心時,妄窮真獨露
降客伸正氣,消妄現真心
處世篇
操存有真宰,應用有圓機
人不輕喜怒,物不重愛憎
玩世防射影,欺人恐照膽
是非不遷就,利害少分明
寧風霜自挾,毋魚鳥親人
心內須精明,為人要渾厚
念頭持到底,小事不松弛
無背后之毀,無久處之厭
己之欲須忍,人之情當恕
難親勝疏終,守拙勝巧持
滅處觀功名,起處究困窮
待人留恩禮,御事留才智
仇邊弩易避,恩里戈難防
芳垢名不留,只元氣渾然
寧剛方見憚,勿媚悅取容
不貪無廉名,不爭無讓字
勿欲人感恩,當為人除害
君子如介石,小人如脂膏
遇事須鎮定,待人無欺隱
多匿采韜光,常遜美公善
人而皆好名,開詐善之門
須防綿里針,宜遠刀頭蜜
持身涉世時,勿隨境而遷
受人毀增美,受人欺為福
驕人有俠氣,欺世無真心
廉官多無后,癡人每多福
失血于杯中,笑猩猩嗜酒
至人常虛無,盛德多不矜
人心不可偏,心偏有為無
栽花少栽刺,積書少積貨
大聰明之人,小事必朦朧
眾人憂樂情,君子憂樂理
蓋悔愧二字,能去惡遷善
路窄留人行,味濃讓人食
寵利毋居前,德業毋落后
處世讓一步,待人寬一分
美名不獨任,污名不全推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
念過而忘功,記恩而忘怨
為惡畏人知,惡中猶有善
只逆來順受,且居安思危
寧守默毋躁,寧守拙毋巧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
直節使人忌,無惡致人毀
毋偏信自任,毋炫耀忌能
且莫輕輸心,應須謹防口
戒疏于慮者,警傷于察者
毋私小傷大,毋借公快私
親善不預揚,去惡不先發
功過不可混,恩仇勿太明
惡顯者禍淺,善顯者功小
貧不能濟物,出言亦助人
作人須真懇,涉世須圓活
恩自淡而濃,威自嚴而寬
休與小人仇,休向君子媚
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濫
樸魯勝練達,疏狂勝曲謹
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
受一時寂寞,毋萬古凄涼
當藏巧于拙,須寓清于濁
經世篇
啟人因其明,移風因其易
隨時善救時,混俗能脫俗
世事力擔當,又要善擺脫
思林下風味,權勢念自輕
因勢利導之,救時應變法
救敗慎策鞭,圖成不停棹
如漚生大海,如影滅長空
不貪鉤下餌,能解籠中圈
志士勇奮翼,達人早回頭
少壯當用意,衰老宜忘情
飲酒莫酩酊,看花勿離披
以勢利害人,以勢利自斃
知處陰斂翼,峻巖亦坦途
矜消蓋世功,改補彌天過
居軒冕之中,有山林之氣
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事窮原初心,功成觀末路
富貴宜寬厚,聰明宜斂藏
退一步之法,讓三分之功
待小人不惡,待君子有禮
讀書見圣賢,居官愛子民
禍起于玩忽,l功敗于細微
君子立好言,君子行好事
愿種德施惠,勿貪權市寵
敦舊扶公議,謹庸種陰德
不犯公正論,不走權門竇
當鋤奸杜幸,須留他去路
事業隨身毀,精神萬古新
謝世于盛時,居身于獨后
建功多虛圓,失機必執拗
畏大無逸心,畏小無橫名
徑路窄退步,滋味短清淡
進步思退步,著手圖放手
世態倏忽變,不宜認太真
近勢利不染,知智巧不用
燠趨寒則棄,人情之通患
聞牧唱樵歌,述嘉言懿行
人奉不必喜,人侮不須怒
無事宜寂寂,有事宜惺惺
讒夫之毀士,如寸云蔽日
盈滿勿再加,危急勿再搦
居官人難見,居鄉人易見
中材多猜疑,事事難下手
伏久飛必高,開先謝必早
造物之釣餌,人世之機阱
一事起害生,以無事為福
爵不籠無欲,鼎不加遠引
爭高得還失,忙過壽亦夭
高車嫌地僻,駟馬喜門高
勿趨炎附勢,甘棲適守逸
林中無榮辱,義路泯炎涼
意氣期天下,肝膽照天下
濟饑餓之人,勝結納賢豪
先達笑彈冠,相知猶按劍
業不必求滿,功不必求盈
不為君相籠,不受造化鑄
修行木石念,經邦云水趣
志以淡泊明,節從肥甘喪
能察能不察,能勝能不勝
入世悉世外,出世先諳世
治家篇
養子如養女,要謹慎嚴
融性情偏私,消家庭嫌隙
悠閑鎮定士,寬洪長厚家
家庭有真佛,日用有真道
念積累之難,思傾覆之易
警家人之過,如春風解凍
處骨肉從容,遇朋友剴切
父慈與子孝,俱合當如是
富貴更炎涼,骨肉尤妒忌
居官惟公廉,居家惟恕儉
當窮愁寥落,不可自廢弛
寒微之頌德,骨肉之孚心
飲宴之樂多,不是好人家
看破與認真,脫韁負重任
養喜神招福,去殺機遠禍
過儉為鄙吝,過讓為曲禮
心寬舒福厚,念迫促澤短
除熱惱身清,遣窮愁心樂
少事之為福,多心之為禍
富貴嗜欲猛,宜帶清冷氣
念慮差毫末,人品星淵別
耳聞逆耳言,心有拂心事
天地有和氣,人心有喜神
清冷受享薄,和暖福澤厚
……
出世篇
養生篇
一位平凡的人,用一生的時間,寫了一部神奇的書:
書以菜根為名,400條語錄形似一部小品文,上至治國平天下,下至修身齊家。人世中的大道幾乎無所不包。它稱得上是文壇上的奇跡,那長不超過三行字的家常話,帶給我們的卻是另一個美麗的世界:它充滿了哲學的思辨,充滿了禪的詩情畫意、儒家的為人哲理、道家的處世思想,還有佛家既人世又出世的修身之道。
當我們處身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城市喧囂,身心與日俱增變得焦躁不安以至于一天天·心慌失眠時,它仿佛一汪清泉,滌去我們心中的焦躁;它又如一縷清風,吹去我們心中的煩惱。
——這本書就是《菜根譚》。這個人就是洪應明。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大約生活在內憂外患漸現端倪的明朝萬歷年間。史料上關于他的事跡沒有太多記載,然而,他的曠世之作《菜根譚》卻透著禪的意蘊,藏著道的機鋒、儒的世事,讀后使人氤氳蒙蔽的心靈豁然開朗。
洪應明說:“自老視少,可以消奔馳角逐之心;自瘁視榮??梢越^紛華靡麗之念?!庇眠@樣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人才能始終保持一顆冷靜的心。那些不能向內觀照,一味地向外追逐名利的人,則永遠生活在空虛與煩惱之中,“一場閑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反之,只要擁有平常心,“寵辱不驚,閑看庭外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就能做到心靜如水、不為利害所動,進入榮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坦然境界。
宋人汪信民說:“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泵魅丝准娣Q:“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弊x懂了《菜根譚》,體會出人生百種滋味,就能做到“風急雨斜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
插圖:
在一切順利的時候,高談闊論,都如水中撈取月亮一般不真實,得不到實在的修行。在身處逆境的時候,經受各種苦難錘煉,就如烈火中栽種蓮花,這個時候才能獲得真正的進步。吃得苦中苦,方能成就一番事業。無論是修養自己德行,還是求學工作,都需要有這種認識。
身處順境,吃飽喝足之后,發一番感慨,說一通道理,這種言論并沒有真正認識人生,無助于取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只有經歷二番艱苦錘煉之后才能取得:人生的真味,只有經歷一番艱苦錘煉之后才能體悟。
有一句成語叫“聞雞起舞”,說的是東晉時期,有一位叫祖逖的人。他是一位有志氣的青年,看到國家處于分裂局面,便決心收復國家失地。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每天早上一聽到公雞叫就立刻起床。起床之后,他便拔劍練習武功,準備將來為國家效力。無論酷暑寒冬,公雞次打鳴,他便起床。就這樣,他一直堅持不懈聞雞起舞,終于練成了一身好本領。后來祖逖在幾年之內,收復了大部分領土。雖然由于東晉政府的壓制,他沒有實現恢復中原的目標。但是祖逖為報效國家。聞雞起舞苦練武功的事跡,一直為后代稱頌。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這種吃苦精神,有不怕受烈火錘煉的堅強意志,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得意時候,所得認識見解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美麗卻不真實,虛幻的美麗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只有在經歷失意、經歷艱難困苦、經歷逆境折磨之后。這時的認識才是真實的,是能經受住時間考驗的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