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材料:14K包金
尺寸描述:針粗約0.5mm 針頭直徑約1.2mm,手工測量,容許小誤差~
(實物比較細小喔,圖片有放大,不要想象,看尺寸描述的數字)
原裝進口美國14K金平頭針 超低價出售 現貨不多 親們抓緊時間哦!!
美國14K 包金是一層14K高壓高溫下與銅或其它基層金屬結合。14K包金首飾的表面擁有一層14K金。外觀上與14K金首飾無異及相若的氧化表現,14K包金擁有不小于1/20重的比例14K金表層,不同于一般的鍍金或涂金首飾,14K包金含金量較高及有很高的價值。鍍金首飾只是經過電鍍過程將低價金屬鍍上一層很薄的金屬,就算幾毫米(micron)厚的鍍層,麿損速度也比包金快好幾倍,而且14K包金你再怎么磨他都依然那么亮,永遠不會褪色,14K包金首飾另一特別就是它是經濟實惠,可享有14K金相同的外觀而只付出十分之一甚至不止的價錢,14K包金珠更是比較百搭 適用于各種珠子,手工編織的紅繩手鏈也是非常漂亮的~
1/20 14K Gold Filling,簡稱14K GF,1/20代表含金量占總重量的5%,14K GF的意思是14K鍛壓金,即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將14K金鍛壓于金屬胎外,鍛壓金表面硬度強,耐磨度高,不易失去黃金質感。此工藝起源于19世紀英國圣菲爾德城市,通常用于名表高檔眼鏡以及價值不菲的收藏品上,表面的金色終身不褪,具有K金的質感.(純14K金,價格為本寶貝價格的十倍以上) 包金首飾的優劣依賴于包金工藝的成敗。在美國生產的包金首飾必須注明其特征及K金所占比例,譬如(1/10.14K.GF)型,即包14K黃金材料的首飾,它的包金量須占整個首飾重量的十分一,否則便是不合格。倘若包金材料采取10K以下黃金,或者包金重量不到整個首飾的二十分之一,是不得用“包金”這一名稱的。 包金首飾的耐磨度很高,一些用了幾十年 的包金首飾,外表色澤依然如故,絲毫不露內芯。 K金的“K”是外來語“Karat”一詞的編寫,完整的表示法是這樣的:Karat gold(即K黃金), K金的計量方法是:純金為24K(即100%含金量),IK的含金量約是4.166%。用“K”來計算黃金含量的方法出于地中海沿岸的一種角豆樹。角豆樹開淡紅色的花,結的豆莢長約15厘米,豆仁呈褐色,可制膠。這種樹無論長在何處,所結的豆仁大小都完全一樣,所以,古時候人們把它作為測定重量的標準。久而久之,它便成了一種重量單位,以用來測量珍貴、細微的物品。那時鉆石和黃金的計量也使用這一單位,也就是“Karat”。直到1914年,國際上才把“Karat”規定為現在的標準。 大家了解了K金的含義和計算方法,那么也就不難知道K金有多少種了,按國際標準,K金分為24種,即IK到24K。不過,作為首飾用的K金種類還不到這些,目前,世界各國采用的首飾材料都不低于8K。這樣,實際上真正算作首飾用的 K金種類是 17種。 在這17種K金材料中,18K和14K是使用多的,它在各國首飾業中都是主要首飾原料。為了豐富各種K金的表現力,國外在含量標準不變的情況下,調節其它合金配比系數,合成色彩各異的K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