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線電纜的簡介
在一般人印象中,電線電纜是個簡單的概念,只是外包一層塑料的金屬線而已。作為現代電氣產品之訊號傳播媒介,電線電纜遠比上述概念來得復雜。從家用電話線,大哥大充電器線到辦公所用計算機線, 掃描線,甚至到如今的鐵氟龍線,功能更超多樣化和復雜化。
尋找電線電纜的根源,可追溯到歷史上不少科學家。公元 1831 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法則”,為電線電纜的實用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879 年,美國的愛迪***明了電燈,電燈配線因此有了廣闊的前景, 1881 年,美國的哥爾屯,發明了“交流發電機”。伴隨著這些直接影響人類工作、生活的發明出現,電線電纜的發展也日超訊速。1830年,法拉第制成了卷線(漆包線)。1889年,美國的佛朗第發明了油浸紙絕緣電力電纜,此為目前所用的其本型高壓電力電纜。
電線電纜的發展,主要涉及絕緣材料與導體的發展。絕緣材料由原始的裸線→漆包線→橡膠線→塑料線→合成材料線,進步到目前的各類線纜。導體也相繼有白金→銅→鋁→光纜等等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等科技產品的出現,電線、電纜之間距離也慢慢拉開,簡而言之,電線系指構造簡單而且芯數較少的傳電線材。電纜系指多重絞合,制造工藝復雜,或芯數較多的傳電線材二者區分并不嚴格,通俗地講,只要能傳送電力或信號的有形物體,都可以稱之為電線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