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64拉錐式光分路器041dB.器件設計參數及性能能夠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具有-定的多考價值。在傳統的Y分支結構中,當人射基模治波導傳播至分支波導結處,由于模場的突變引起的模場失配造成很大的輻射損耗,1分64拉錐式光分路器導致糊合損耗增大,提出了種新的Y分支結構,在分支結構前進行了預分束,通過破小輻射損耗和模場轉換損耗,大大降低丁輸出插入損耗。提出的Y分支結構如圖1所示,其可劃分為2個區城,區城1為緩變展寬區。區域2為輸出區,區城1由輸人波導、緩變展寬波導和寬的直過度波導組成,輸人波導是一段長直波導并且連接于展寬波導、當輸入先來沒著輸入波導進入展寬浪導時,輸入光來隨著波導展寬緩慢展寬問。1分64拉錐式光分路器展寬波導的引入減少了傾斜效應對模式末端的影響,面過覆波導則使經過寬的光場趨于穩定。
PLC光分路器 光分器 插片式光分路器 盒式光分路器 托盤式光分器 機架式光分器 微分路器
與同軸電纜傳輸系統一樣,光網絡系統也需要將光信號進行耦合、分支、分配,這就需要光分路器來實現。光分路器又稱分光器,是光纖鏈路中重要的無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個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的光纖匯接器件,常用M×N來表示一個分路器有M個輸入端和N個輸出端。在光纖CATV系統中使用的光分路器一般都是1×2、1×3以及由它們組成的1×N光分路器。
1.光分路器的分光原理光分路器按原理可以分為熔融拉錐型和平面波導型兩種,熔融拉錐型產品是將兩根或多根光纖進行側面熔接而成;平面波導型是微光學元件型產品,采用光刻技術,在介質或半導體基板上形成光波導,實現分支分配功能。這兩種型式的分光原理類似,它們通過改變光纖間的消逝場相互耦合(耦合度,耦合長度)以及改變光纖纖半徑來實現不同大小分支量,反之也可以將多路光信號合為一路信號叫做合成器。熔錐型光纖耦合器因制作方法簡單、價格便宜、容易與外部光纖連接成為一整體,PLC光分路器 光分器 插片式光分路器 盒式光分路器 托盤式光分器 機架式光分器 微分路器
與同軸電纜傳輸系統一樣,光網絡系統也需要將光信號進行耦合、分支、分配,這就需要光分路器來實現。光分路器又稱分光器,是光纖鏈路中重要的無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個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的光纖匯接器件,常用M×N來表示一個分路器有M個輸入端和N個輸出端。在光纖CATV系統中使用的光分路器一般都是1×2、1×3以及由它們組成的1×N光分路器。
光分路器的插入損耗是指每一路輸出相對于輸入光損失的dB數,其數學表達式為:Ai=-10lg Pouti/Pin ,其中Ai是指第i個輸出口的插入損耗;Pouti是第i個輸出端口的光功率;Pin是輸入端的光功率值。
(2) 附加損耗。附加損耗定義為所有輸出端口的光功率總和相對于輸入光功率損失的DB數。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光纖耦合器,附加損耗是體現器件制造工藝質量的指標,反映的是器件制作過程的固有損耗,這個損耗越小越好,是制作質量優劣的考核指標。而插入損耗則僅表示各個輸出端口的輸出功率狀況,不僅有固有損耗的因素,更考慮了分光比的影響。因此不同的光纖耦合器之間,插入損耗的差異并不能反映器件制作質量的優劣。對于1*N單模標準型光分路器附加損耗如下表所示:
分路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6
附加損耗DB 0.2 0.3 0.4 0.45 0.5 0.55 0.6 0.7 0.8 0.9 1.0 1.2
(3) 分光比。分光比定義為光分路器各輸出端口的輸出功率比值,在系統應用中,分光比的確是根據實際系統光節點所需的光功率的多少,確定合適的分光比(平均分配的除外),光分路器的分光比與傳輸光的波長有關,例如一個光分路在傳輸1.31 微米的光時兩個輸出端的分光比為50:50;在傳輸1.5μm的光時,則變為70:30(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光分路器都有***的帶寬,即分光比基本不變時所傳輸光信號的頻帶寬度)。所以在訂做光分路器時***要注明波長。
(4) 隔離度。隔離度是指光分路器的某一光路對其他光路中的光信號的隔離能力。在以上各指標中,隔離度對于光分路器的意義更為重大,在實際系統應用中往往需要隔離度達到40dB以上的器件,否則將影響整個系統的性能。
另外光分路器的穩定性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所謂穩定性是指在外界溫度變化,其它器件的工作狀態變化時,光分路器的分光比和其它性能指標都應基本保持不變,實際上光分路器的穩定性完全取決于生產廠家的工藝水平,不同廠家的產品,質量懸殊相當大。在實際應用中,本人也確實碰到很多質量低劣的光分路器,不僅性能指標劣化快,而且損壞率相當高,作于光纖干線的重要器件,在選購時***加以注意,不能光看價格,工藝水平低的光分路價格肯定低。
此外,均勻性、回波損耗、方向性、PDL都在光分路器的性能指標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眾所周知,光波導是光纖通信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要學好光纖通信,必須掌握并理解光波導理論。然而,光波導理論涉及到許多復雜問題,如光場沿波導截面的分布規律,光場沿波導的傳播規律,信號沿光波導傳播時的衰減、畸變,光波導模式間的耦合,光纖中的非線性效應,光場偏振態沿光波導的演變規律,以及復矢量法解模式問題等。在理論教學中,對于這些復雜的問題,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幾何光學法、本地平面波法和波動光學法,其中,幾何光學法為近似分析法,比較容易理解,但后兩種方法,特別是波動光學分析法非常復雜,難以理解和掌握。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光波導理論和波動光學分析法,可以將OptiBPM光波導模擬引入理論教學中。理論教學中,可用OptiBPM來模擬復雜的光波導以及這些波導中的光信號定向、耦合、開關、分波和復用/解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