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械損傷
(1)病因:由于黃顙魚喜集群生活,其胸鰭和背鰭長有硬棘,在生產操作和運輸中易造成魚體皮膚擦傷、裂鰭等機械性損傷,繼發細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并以爛鰭和生長水霉為主要癥狀。
(2)流行情況:主要為網箱分養操作及大規格魚種長途運輸后受傷。
(3)疾病控制技術:在拉網鍛煉、運輸中要細心操作。出苗時,暫養網箱時間不要過長,并盡可能降低暫養箱的放養密度。運輸用水中可以適量添加土霉素,魚種入池或入網箱前要用30%的食鹽水溶液浸洗消毒。
2、出血性水腫病
(1)病因:由細菌感染引起。
(2)癥狀:病魚體表泛黃,粘液增多;咽部皮膚破損充血呈圓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翻;頭部充血,背鰭腫大,胸鰭與腹鰭基部充血,鰭條潰爛,甚至腹部自胸鰭到腹鰭縱裂,膽汁外滲。腹腔淤積大量血水或huang色凍膠狀物,胃、腸內無食,胃蒼白,腸內充滿色濃液,肝臟土huang色,脾臟壞死,腎臟上有霉黑點。
(3)流行情況:該病在苗種或成魚養殖期間危害較大,尤其在苗種培育過程中較為流行,死亡率高達80%。高溫季節,該病暴發且來勢猛,蔓延快。
詳情請登錄廣州市富民魚苗養殖有限公司官網: 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