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墨是一種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特色中醫療法,在《本草衍義》、《肘后方》、《本草綱目》等中醫藥文獻中均有記載。藥墨對風濕骨痛、虛寒體質(陽虛、氣虛、血虛、宮寒、胃寒等)具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以墨入藥始于三國。其時制墨專家韋誕“參以珍珠、麝香搗細末合煙下鐵臼,搗萬杵”,首開貴重藥物入墨之先河。至南唐時,制墨工藝得到長足發展,藥墨也隨之興起。至宋時,制墨家潘古采用民間配方“百草灰”制成“百草霜”治療扭傷出血、通便秘等。后人又有以墨與其他藥物制成的成方,如萬應錠、八寶止血藥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