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中小號保鮮袋進口報關手續資料;
1、進出口經營權
2、裝箱單;
3、商業合同;
4、產品信息:品名、數量、包裝、重量及體積等;
二、大中小號保鮮袋進口報關流程;
1、簽定進口代理合同;
2、進口企業提供資料
3、確認海關編碼和進口關稅稅率
4、訂倉/裝柜/海運/到港/支付運費
5、船代處換單
6、報檢/報關及審報價格
7、海關審價出稅單/繳納稅金
8、海關查柜
9、放行貨物/提貨
10、送貨至國內指定地點
三、保鮮膜進口報關流程:
1.將保鮮膜進口報關文件給我司
2.報關行憑換單委托書(或到貨通知)或前往倉庫換單,包括:運單、隨機文件。
3.口岸報檢,拉通關單。
4.向海關申報。
5.海關審單,如審價通過,出稅單。
6.向海關繳稅。
7.核銷稅款,海關放行。放行前確定是否需要查驗,如不查驗,直接放行貨物。如需查驗,則查驗后憑現場關封查驗。
8.放行后,提貨。提貨時可能會發生商檢查驗包裝。
新權威檢測顯示,北上廣市場上常見的16個PVC保鮮膜,15個都含有國家禁用的塑化劑DEHA。這種塑化劑常溫下即可從保鮮膜滲入到包裝的高脂肪含量食物中,對人體內分泌系統造成較大危害。
折疊導致不育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告訴記者,國家允許添加的塑化劑一般在常溫環境下相對穩定,但國家禁用的DEHA可在常溫下從保鮮膜中釋放并滲入到食物中,尤其是在包裝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時更易釋放。這種增塑劑的主要危害是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導致雌性激素分泌增加,雄性激素分泌減少,也就是女性性早熟,男性不育癥,特別對嬰幼兒的生殖器發育有很大影響。
折疊危害超標
而國家質檢總局早在2005年就發布公告強調,禁止企業用塑化劑DEHA生產食品用保鮮膜。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分別從北京、上海 、廣州三地購買了市場上銷售的所有的PVC保鮮膜,共16個,送往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結果令人震驚--15種保鮮膜都含有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DEHA。其中,低超過檢出線98倍,高超過檢出線472倍,平均超出檢出線兩百多倍。
折疊行業迷霧
16個的PVC保鮮膜中,有15個含有國家禁用的塑化劑DEHA,記者長達數月的調查發現,PVC保鮮膜生產行業籠罩著多層迷霧,迷霧的背后則是一個涉及保鮮膜行業和其上游化工產業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