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種蛋的殼上膜、蛋殼,氣孔和內外殼膜等特殊結構,孵化初期種蛋受熱慢,其含脂率相對較高,加上中后期產生大量的生理熱,使散熱發生困難,所以在孵化過程中,施溫的原則是:入孵前種蛋預溫在36 ℃ -37 ℃,預熱6-8小時,其中: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雛期稍高,溫度分別是1-7天38℃-39℃,8-19天38℃-38.8℃,20-25天37.5℃-38.5℃,26-28天37℃-37.8℃。
2.濕度:孵化期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出雛時提高到70%-75%。控制濕度的原則是:兩頭高,中間平。前期濕度高,可使種蛋受熱良好,均勻;中期平,有利于胚胎的新陳代謝;到了后期和出雛階段,提高濕度的目的是為了消散過多的生理熱,使蛋殼結構疏松,以便啄殼出雛。然而,當濕度超過75%而又通風不良時,胚胎因氣體變換差會引起酸中毒,導致胚胎窒息死亡,這點最值得注意。在實際操作中,溫度和濕度還要結合涼蛋和噴水調整,此時還要考慮種蛋孵化發育中在仿生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雛箱的配套放置以及季節和其它環境因素的影響。五、涼蛋和噴水。涼蛋和噴水是調節溫度的有效措施,對孵化率影響很大。用配套的立式和平型出雛器流水作業操作可比常規孵化方式提高出殼率10%-15%。在孵化前期一般不涼蛋,按照上述的施溫方案,中后期的蛋溫可達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