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頭菊的組織離體培養 以 MS作為基本培養基,離體培養千頭菊帶腋芽莖段時,6-BA和 NAA分別為 1. 0mg /L和 0. 1mg /L的組合時叢生芽的誘導效率比較高,誘導頻率比較高。組培苗在大量元素減半并附加 0.4mg /L NA A 和 0.2%活性炭的1 /2M S 培養基上誘導生根比較適宜,生根率較高。 要使組織培養方法成功地應用于生產實踐,需要實現以下幾點: (1)具有較高的增殖指數。 (2)芽和根的形成時間短,生長周期短。 (3)苗健壯,移栽時具有較高的成活。 (4)盡可能減少貴重藥品的用量。這樣與常規的方法相比方能比較好的減少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 千頭菊莖尖組培培養基及成苗率 千頭菊莖尖誘導的比較好的培養基為M S+6-BA2.0mg/L,植株再 生的比較好的分化、繁殖培養基為 1/2M S(鐵鹽含量不變),將愈傷組織轉移到此培養基中,7~ 10d后便分化出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