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紅三種色塊組成,又被稱為“劉關張”(即劉備、關羽和張飛之喻)。如一方石上布滿雞血,則有“大紅袍”的美稱,為罕見珍貴。內蒙石亦稱蒙古石或巴林石,是近年來新行于市肆的石種,因產于內蒙而得名。此石初被作為工藝美術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進并由專家鑒定而作為印材。蒙古石晶瑩潔亮,絢麗多彩。石中佳品為一般質性的青田、壽山所不及,因而很受印人刻家的青睞。石質印材歷來具有兩種價值。從實用方面說,它可以用來鐫刻印章,但同時,它本身又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收藏品。
的白色大理石品種有數十種之多,具有代表性的品種當屬“漢白玉”和“寶興白”兩個品種。小編就對寶興白以及漢白玉兩種石材進行簡單的說明。寶興白石材漢白玉”見證了中華民族幾個朝代的興衰。封建代的宮殿、園林和陵寢建設中,隨處可見“漢白玉”身影。可以說在高尚、嚴肅、華貴的雕刻作品的選材中,“漢白玉”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漢白玉”礦床位于北京房山高莊、石窩一帶,高莊采場開采出的石料1999年被國家標準((天然石材統一編號》定名為“房山高漢白玉”,編號為Mlll;石窩采場的石料定名為“房山石窩漢白玉”,編號為Mlll3;實際上兩個采場屬同一礦體和同一礦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