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才是有關環保的指標。生化需氧量的計算方式如下:BOD(mg/L)=(D1-D2)/PD1:稀釋后水樣之初始溶氧(mg/L)D2:稀釋后水樣經2℃恒溫培養箱培養5天之后溶氧(mg/L)P=水樣體積(mL)/稀釋后水樣之終體積(mL)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的比值能說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難以分解的。微生物難以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更大。與COD(化學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區別:COD,化學需氧量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該系統一般由人工基質(多為碎石)和生長在其上的沼生植物(蘆葦、香蒲、燈芯草和等)組成,是一種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態系統,利用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逐級過濾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該技術在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其缺點是需要大量土地,并要解決土壤和水中的充分供氧問題及受氣溫和植物生長季節的影響等問題。韓國農村居民居住分散,其生活污水不適合集中處理。
MBBR工藝兼具傳統流化床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兩者的優點,是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方法,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這就使得移動床生物膜使用了整個反應器空間,充分發揮附著相和懸浮相生物兩者的優越性,使之揚長避短,相互補充。與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懸浮填料能與污水頻繁多次接觸因而被稱為移動的生物膜。MBBR工藝影響因素分析1填料對MBBR法的影響MBBR法的技術關鍵在于比重接近于水、輕微攪拌下易于隨水自由運動的生物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