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管問題的處理a.澆筑過程中發生堵管時,仔細分析堵管原因及位置,查對澆筑記錄,確認管底位置和埋深,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其他導管同時被堵。以限度上下反復抖動導管,開始時,每次提升不宜過高,不得向下猛蹾,以防引起導管破裂、混凝土離析等問題,而增加處理難度。若以上處理方法均無效,應果斷抓緊時間起拔導管重新下管澆筑。重新澆筑時,管底應插入混凝土.5~1.m,同時以小抽筒抽凈管內泥漿,并至少注入1.m3砂漿。
《屋面工程技術規范》及《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27-22明確要求應做好一頭(防水層的收頭),二縫(變形縫,分格縫),三口(水落口、出入口、檐口)和四根(女兒墻根、設備根、管道根、煙囪根)等泛水部位的細部構造處理。對于解決屋面節點滲漏水問題,從設計上,要求設計人員對這些部位強化處理,詳細出圖。充分考慮結構變形、溫差變形、干縮變形、振動等影響,采用節點密封、防排結合、剛柔互補、多道設防等做法滿足基層變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