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櫻桃樹苗細菌性穿孔病
大櫻桃樹苗細菌性穿孔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
(1)癥狀 葉片受害后,初呈半透明水漬狀淡褐色小點,后擴大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為1?5毫米,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圍有一淡暈圈。濕度大時,病斑后面常溢出黃白色黏質狀菌膿,病斑脫落后形成穿孔。
(2)傳播途徑 病菌在落葉或枝梢上越冬。病原細菌借風雨及昆蟲傳播。一般園內濕度大、溫度高和春、夏雨季或多霧時發病重,干旱時發病輕。通風透光差,排水不良,肥力不足,樹勢弱,或偏施氮肥,發病重。
(3)方法 加強綜合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萌芽前清除枯枝、落葉,剪除病枝,予以深埋或燒毀,消滅越冬菌源。
發芽前噴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30%石硫礦物油微乳劑500?600倍液,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花后及時噴72%農用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3000倍液;采果后如有發生可噴1:1:100硫酸鋅石灰液,均有良好的效果。
6.大櫻桃樹苗褐腐病
大櫻桃樹苗褐腐病,又稱灰星病,是引起大櫻桃樹苗果實腐爛的重要病害。
(1)癥狀 主要為害花和果實。花的腐爛要到落花以后才發現,花器變成褐色、干枯,形成灰褐色粉狀分生孢子塊。果實發病時,幼果和成熟果癥狀不同。幼果發病時,在落花10天后,果面發生黑褐色斑點,后擴大為茶褐色病斑,不軟腐。成熟果發病時,果面初現褐色小斑點,后迅速蔓延發展,引起整果軟腐,樹上病果成為僵果懸掛樹上。
(2)傳播途徑 病菌以落地病果菌核及樹上僵果越冬。翌年春季,從菌核生出長約10厘米的碗形子囊盤,盤中產生大量的子囊孢子,隨風雨、水滴或作業等途徑傳播。樹上越冬僵果,在溫度和濕度條件合適時,產生灰褐色的分生孢子。這些越冬菌源生出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花朵。地表濕潤,有利于子囊盤形成,也利于僵果產生分生孢子,特別是灌水后遇連陰天、大霧天,易引起果實病害流行。栽植密度大及修剪不當、透光通風條件差發病重。
(3)方法 合理整形和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濕氣滯留。
發病時噴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7.煤污病
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枝條和果實。
(1)癥狀 葉面染病時,葉面初呈污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霉點,后形成煤灰狀物,嚴重時可布滿葉、枝及果面,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提早落葉。
(2)傳播途徑 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葉上或在土壤內及植物殘體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風雨、水滴、蚜蟲、介殼蟲等傳播蔓延。樹冠郁閉,通風透光條件差、濕度大易發病。煤污病為保護地覆蓋期間常發生的病害,露地栽植密度大的、透光通風不良的大櫻桃樹苗園也常發生此病。
(3)方法 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防止園內空氣濕度過大。發病初期噴布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保護地車厘子苗溫濕度調控措施
(1)溫度調控主要是增溫和降溫。
①增溫措施 對于保溫性能差的溫室,應加蓋化纖毯或棉被。當遇到氣溫驟降、棚內溫度過低時,或連續陰雪天白天不能卷簾時,應利用供暖設備如熱風爐和暖氣等,臨時加溫。
掌握正確的卷放簾時間也是增加溫度的必要方法。一般揭簾后,棚內氣溫短時間下降1?2°C后上升,為比較合適的揭簾時間。若揭簾后棚內溫度不下降而是升高則揭簾過晚。放簾后溫度短時間回升1?2°C后,然后緩慢下降,為比較合適的放簾時間。若放簾后溫度沒有回升,而是下降,則放簾時間過晚。此外,經常及時清除棚膜上的灰塵,以增加透光率,也是有效的增溫措施。
②降溫措施 需要降溫主要出現在晴天時溫度超過正常管理指標的情況,主要通過打開通風窗和通風口等來調節,通風量要根據季節、天氣情況和車厘子苗各生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靈活掌握。當棚內溫度達到適氣溫時開始逐步通風。注意在開放通風口時要由小漸大,使溫度平穩均勻變化,不能忽高忽低。不能等待溫度升高至極限時,突然全部打開通風口,這樣會造成驟然降溫,特別在通風口附近,溫度下降迅速,會使花、葉或果實受到傷害,目前應用智能控溫設備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2)濕度調控 主要是增濕和降濕。
濕度對車厘子苗的生長影響不次于溫度,如萌芽至開花期濕度過低,萌芽和開花不整齊,花柱頭干燥,不利于花粉管萌發,濕度過高時,花粉粒過于潮濕不易散粉,也易引起花腐病;幼果期濕度過高易引起裂果以及灰霉病和煤污病發生;果實著色期濕度過高,容易引起裂果和果實含糖量降低,以及葉斑病和灰霉病的發生。
①增濕措施 需要增濕時是在萌芽期和開花期,措施是向地面噴水,在晴天的上午9?10時向地面噴霧或灑水,水不要噴灑過多,以放簾前1?2小時全部蒸發完為宜。有條件的可用加濕器來增濕。
②降濕措施 需要降濕的時期是在果實發育期間,降濕應把土壤水分與通風排濕結合起來管理。首先在不影響溫度的前提下開啟少量通風口,通過換氣排濕。其次是改變灌水方式,可以采用膜下灌溉或穴灌的方法。灌水時間選擇連續晴天之前的上午,還可利用生石灰吸濕的特性,用木箱或盆等容器盛裝生石灰,吸收棚內空氣水分,每畝用量約為200?300千克。
另外,降低濕度管理措施的關鍵是選用無滴防霧棚膜,減少滴水和霧氣產生。在覆膜時,除了沿棚長方向抻緊外,跨度方向也要抻緊,避免有褶皺,以減少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