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豬在中國已有近五千年馴養史,濟南南部山區舜耕一帶的九重天豢龍巖遺址和今濟陽徒河流域都是上古畜牧業養殖的重要傳承地。
黑豬生長期慢,體重偏低,一年生黑豬僅150斤,所以在上世紀末西方白豬大舉進入中國后,幾近滅絕。徒河黑豬是當代罕有的維護性種群。
黑豬全身體毛黑色、構造勻稱、四肢強健、頭型稍長、額部有橫行皺紋(有似眼眉的兩道深皺),正是這兩道明顯的深皺,當地人把黑豬也叫“二眉豬”。黑豬耳朵中等、軟而下垂、皮膚褶皺較少,頸下少見垂肉,背腰較平直,腹大而不拖地。后軀較弱,略高于前驅。母豬均勻奶頭12.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