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架式光纜終端盒光纜分歧盒,又叫光纜終端盒,工程商通常叫光纜盤纖盒,是在光纜敷設的終端保護光纜和尾纖熔接的盒子,主要用于室內光纜的直通力接和分支接續及光纜終端的固定,起到尾纖盤儲和保護接頭的作用。機架式光纜終端盒1.重量輕、強度高,環氧靜電噴塑,外形美觀,使用方便。 2.熔接盤采用疊加式結構,配置靈活,可取下到工作臺上熔接,操作維護方便快捷 機架式光纜終端盒3.內配光纜固定裝置、熔接盤和過線夾,并有可靠的接地裝置。具有光纜固定,熔接功能,起熔接光纜的作用,用于實現尾纖和光纜的連接.按光纜連接方式,可分為直通型和分歧型; 按是否可以裝配適配器分類,可以分為可裝配適配器型和不可裝配適配器型。
1U抽拉式光纜終端盒,主要用在19寸標準機柜里,是在光纜敷設的終端保護光纜和尾纖熔接的盒子,主要用于光纜的直通和分支接續及光纜終端的固定,使帶狀和非帶狀尾纖盤儲和保護接頭的作用。
2產品功能特點1.采用電解鋼板,表面烤漆處理,系列容量從12-24-48芯可選 。
2.采用活動式適配器安裝板,可選取用FC、SC、ST、LC多種適配器 。
3.內置可折式盤纖輪,方便安裝光分路器和波分復用器。
4.4個進纜孔及進纜安裝位置,方便用戶選擇,適用于帶狀和非帶狀尾纖。
5.熔接盤采用疊加式結構,配置靈活,可取下到工作臺上熔接,操作維護方便快捷
6.內配光纜固定裝置、熔接盤和過線夾,并有可靠的接地裝置。具有光纜固定,熔接功能,起熔接光纜的作用,用于實現尾纖和光纜的連接。
3使用環境要求24芯抽拉式光纜終端盒適用于19寸標準機柜,如需特殊規格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做。
工作溫度:-25℃~+40℃;相對濕度:≤85%(+30℃時);
儲存溫度:一25℃~+55℃ ;大氣壓力:70kPa~106kPa。
4材料及結構1.外殼材料:電解鋼板,表面烤漆處理。
2.結構:按安裝尺度,可分為1U和2U;
按配適配器分類,可以分為SC,ST,LC,FC。
按光纖接口數量:12芯.24芯.48芯。
廣泛應用于市話、農話網絡系統、數據、圖象傳輸系統,CATV有線電視系列,用于室內光纜的直通邊接和分支接續,起到尾纖盤儲和保護接頭的作用,FTTX,TFFB。
6技術參數1.連接器損耗(包括插入、互換和重復):≤0.3dB
2.回波損耗:FC/PC≥40dB,FC/UPC≥50dB,FC/APC≥60dB
3.機箱高壓防護地與機箱絕緣,絕緣電阻>1,000mΩ/500V DC
4.機箱高壓防護地與機箱間耐壓>3,000V DC/min,不擊穿,無飛弧
5.相對濕度:≤85%+30°C
6.大氣壓力:70kPa-106kpa
7安裝要求1、信息模塊、多用戶光纜終端盒、集合點配線模塊安裝位置、安裝方式和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安裝在活動地板內或地面上時,應固定在接線盒內,信息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線盒蓋可開啟,并應具有防水、防塵、抗壓功能,接線盒蓋面應與地面齊平。
3、光纜終端盒底盒同時安裝信息模塊和電源插座時,間距及采取的防護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
4、光纜終端盒底座的固定方法應以現場施工的具體條件來定,可用膨脹螺釘、射釘等方法安裝,信息模塊明裝底盒的固定方法根據施工現場條件而定。
5 、固定螺絲需擰緊不應產生松動現象。底座、信息模塊與面板的安裝應牢固穩定,無松動現象,面板應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做到美觀整齊。
6、安裝在墻上的光纜終端盒,其位置宜高出地面300 mm左右。在房間地面采用活動地板時。光纜終端盒應離活動地板表面300 mm。
7、各種插座面板應有標識以顏色、形、文字表示所接終端設備業務類型。
8、工作區內終接光纜的光纖連接器件及適配器安裝底盒應具有足夠的空間并應符合設計要求。
在室內用光纜終端盒有哪些要求和特點?
室內用光纜終端盒,光纜熔接盒系列產品是光纖傳輸通信網絡中終端配線的輔助功能,適用于室內光纜的直接和分支接續,并對光纖接頭起到保護。⑴環境要求:①光纜熔接盒不適合在露天使用,如要使用,應采取保護措施。②工作溫度:-25℅-+40℅③儲存溫度:-25℅-+55℅ 濕度大于85﹪(30℅時)④氣壓:70~106KPa。⑵使用壽命:20年 ⑶功能要求:①具有光纜引人、配線尾纖引出并固定和保護光纜、配線尾纖及其中光纖性能不受損害的功能。②具有使光纜終端盒免受環境影響的功能。③具有使光纜金屬構件與光纜終端盒殼體絕緣并能方便的引出接地的功能。④提供光纜終端盒的安放和余留光纖存儲的空間,并使安裝方便。⑤盒體能有足夠抗沖擊強度的固定,并具有不同使用場合的相應安裝功能。⑥必要時,應具有光纜分支接續功能。
特點:1、重量輕、強度高,環氧靜電噴塑,外形美觀,使用方便。2、熔接盤采用疊加式結構,配置靈活,可取下到工作臺上熔接,操作維護方便快捷3、內配光纜固定、熔接盤和過線夾,并有可靠的接地裝置。具有光纜固定,熔接功能,起熔接光纜的作用,用于實現尾纖和光纜的連接。
光交換技術是指在光域內用光纖來進行網絡數據,信號傳輸的交換傳輸技術。光交換技術可以分為光路交換技術和分組交換技術,光路交換又可分為時分交換方式,空間分交換方式和波分交換方式三種。光時分交換方式原理與電子學的時分交換原理基本相同,均采用信號時隙互換而完成交換,不過光時分交換是在光域內完成的。光空間交換方式基本原理是通過控制交換節點的狀態實現輸入端與輸出端的連接與斷開,進一步完成光信號的交換。光波分交換采用光波長互換原理,即通過信號檢波器檢測所需要的光信號波長,并將其調制到另一波長上進行傳輸,光波分交換充分利用了光路的寬帶特性,不需要高速率交換,技術上比較容易實現。由于各種光交換技術均有其各自的優點,因此將幾種光交換技術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發揮其優勢,即形成了復合型光交換技術,復合型光交換技術在未來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